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jiān ér yǒu zhī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各方面。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dé yì zhī zuò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xù fú zhī ēn煦伏之恩煦伏:鸟卵在羽翼下受孵化。比喻养育之恩。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少蒙翼卵煦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极大。”
suǒ dào zhī chù所到之处所去的任何地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ǒu yī wéi zhī偶一为之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rǎn sī zhī biàn染丝之变《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wú chǐ zhī tú无耻之徒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jiāng guì zhī xìng,dào lǎo yù là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bēi míng zhī jìng杯茗之敬请人饮宴的谦辞。《镜花缘》第十一回:“吴之和对唐敖、多九公道:‘二位大贤由天朝至此,小子谊属地主,意欲略展杯茗之敬,少叙片时,不知可肯枉驾?’”
gēng guǐ zhī hū庚癸之呼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yī shí zhī guàn一时之冠冠:首位。一个时期居首位的人物。《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唐 马总《意林》卷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dà yǎ zhī táng大雅之堂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huǐ zhī wú jí悔之无及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bǎi nián zhī yè百年之业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之下无弱兵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wú rú zhī hé无如之何犹言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礼记·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gāo yú zhī dì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汉·贾谊《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kǒng mèng zhī dào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zhǐ chǐ zhī shū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bēn zǒu zhī yǒu奔走之友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何嵎》:“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yī jiàn zhī dì一箭之地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yǐ sǐ jì zhī以死济之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章炳麟《电湘救赵》:“炎公受省宪付托之重,更当以死济之。”
wú néng zhī bèi无能之辈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岳飞真乃无能之辈。”
bì zhēng zhī dì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jiā fú zhī qíng葭莩之情葭莩:苇杆里的薄膜。指亲戚间的感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葭莩之情,爱何待言。”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胸中之颖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汉·王充《论衡·程材》:“博学览古今,计胸中之颖,出谥十万。”
chí zhōng zhī wù池中之物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
xiǎo kāng zhī jiā小康之家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quǎn fèi zhī jǐng犬吠之警指抢劫、偷窃之类。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kuí huò zhī xīn葵藿之心葵:葵花;藿:藿香。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唐·白居易《谢清明日赐新火状》:“仰之如日,空倾葵藿之心。”
miào táng zhī qì庙堂之器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shēn zì wéi zhī身自为之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
zhōng gǔ zhī sè钟鼓之色见“钟鼓之色”。《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
jīn gé zhī shēng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tài rán jū zhī泰然居之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宋·陈亮《王珪确论如何》:“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yī fàn zhī dé一饭之德喻微小的恩德。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kū gǔ zhī yú枯骨之馀谓将死之人。
tóu jī zhī huì,jiān bù róng suì投机之会,间不容穟会:际会,遭遇;间:间隔;穟:通“穗”,灯花。指机会非常难得,不允许有丝毫放松。《新唐书·张公瑾传》:“‘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公瑾所以抵龟而决也。”
jiǎn è zhī fēng蹇谔之风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tiān yuān zhī gé天渊之隔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qiāng bó zhī zhù将伯之助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诗经·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dà ér huà zhī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zhōng tiān zhī mù终天之慕终天:终身。终生思慕之情。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贫无立锥之地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xiāo qiáng zhī huò萧墙之祸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晋·陈寿《三国志·董卓议立陈留王》:“速提雄虎之师,克定萧墙之祸。”
bù tiāo zhī zǔ不祧之祖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而不知全无自己,以病为药也。然在今日,遂为不祧之祖,何也?”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bù tiāo zhī zōng不祧之宗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清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guā lǐ zhī xián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zuǒ guó zhī móu佐国之谋佐:协助;谋:谋略。协助治国的谋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拔于囚虏之中,信其佐国之谋。”
àn mèi zhī shì暗昧之事暗昧:昏暗。指见不得人的丑事。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bù xiáng zhī zhào不祥之兆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jīn wū zhī xuǎn金屋之选谓被贵人选为妻室。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pǔ tiān zhī xià,mò fēi wáng t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hū nà zhī lìn出纳之吝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fū shòu zhī xiāng肤受之愬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chǐ yá zhī huá齿牙之猾见“齿牙为猾”。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zì xīn zhī lù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sōng bǎi zhī zhì松柏之志谓坚贞不移的志节。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biào mén zhī nián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诗经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chū nèi zhī lìn出内之吝见“出纳之吝”。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云雾之盛,顷刻而讫盛:大;顷刻:一会儿;讫:完结。云雾再大,转眼间就会散净。比喻某种势力不会长久。汉·魏朗《魏子》:“云雾之盛,顷刻而讫;暴雨之盛,不过终日。”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dì niǎn zhī xià帝辇之下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辇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你却如何谋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贯钱,杀死了亲夫,今日同往何处?从实招来。”
shì jǐng zhī chén市井之臣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yǎng shēng zhī dào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庄子 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唐 成玄英疏:“遂悟养生之道也。”
bīng chē zhī huì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穀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
sān qiān zhī jiào三迁之教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juān dī zhī láo涓滴之劳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唐 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fù yú zhī gù覆盂之固覆:倒置;盂:圆口器皿;固:坚固。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比喻十分稳固,不可动摇。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既而革秦之暴,篡尧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
jì wú fù zhī计无付之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zhōu shuǐ zhī yù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
táng yú zhī zhì唐虞之治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古文观止 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yuè lù zhī tǐ月露之体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wū jí zhī jiāo乌集之交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cāng sāng zhī biàn沧桑之变沧海变桑田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化巨大。《续夷坚志》序:“有金元遗山先生,具班马之才,阅沧桑之变,隐居不仕,著述自娱。”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xíng qīn zhī guó形亲之国指边界相邻而友好的国家。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传》:“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
quǎn mǎ zhī yǎng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é hú zhī huì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cǎi xīn zhī yōu采薪之忧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御敌于国门之外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
fēng léi zhī biàn风雷之变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据《书 金縢》载: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的叛乱。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响,怀疑周公的忠诚,于是“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7回:“在你是手足之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你的好心。”
jiāng guì zhī xìng姜桂之性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bái tóu zhī tàn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qiáo sōng zhī shòu乔松之寿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汉书 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yī jiè zhī cái一介之才微小的才能。《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兴建庠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天文之典咸秩。”吕向注:“一介,谓小才也。”
fèn wài zhī wù分外之物分:名分。名分以外的事物。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间血肉关系的感情。宋 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yī shí zhī xuǎn一时之选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宽之奏议集〉序》:“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
huà yī zhī fǎ画一之法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wàng yún zhī qíng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fù zhī yī shěn付之一哂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