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阆苑瑶台阆苑瑶台的故事

阆苑瑶台的成语故事


拼音làng yuàn yáo tái

基本解释阆:空旷;瑶:美玉;瑶台: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台。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整囊凝思捧觥筹。”


暂未找到成语阆苑瑶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阆苑瑶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债台高筑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黄台之瓜《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亭台楼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林山水,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集苑集枯《国语·晋语二》:“暇豫这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章台杨柳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筑台募士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士而智者归之。”
近水楼台先得月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章台之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唱对台戏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近水楼台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下不了台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鹿走苏台东汉 班固《汉书 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桂林杏苑《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歌台舞榭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黄发台背《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天台路迷《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琼台玉阁元·无名氏《长生会》第五折:“你看这椒壁宫墙,琼台玉阁,堪比天宫之处也。”
舞榭歌台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台锣鼓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就当作一番开台锣鼓好了。”
高台厚榭战国·宋·墨翟《墨子·非乐上》:“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
金台市骏语出《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西台痛哭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一台二妙《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临水楼台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走马章台《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楼台亭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三台五马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