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半半拉拉半半拉拉的故事

半半拉拉的成语故事


拼音bàn bàn lā lā

基本解释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出处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暂未找到成语半半拉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半半拉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拉拉扯扯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半途而废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拉帮结伙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看着同学三三两两地闲聊天,拉帮结伙地搞活动,就好像一支行进中的浩荡队伍单把我抛撇在外头。”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拉大旗作虎皮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半路出家《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半吊子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半夜三更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生拉硬扯曹禺《日出》第四幕:“福升生拉活扯地将黄省三向外拖。”
胡子拉碴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黑天半夜马烽《三年早知道》:“一个老汉说:‘黑天半夜怕什么!红星社不会有人来。’”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半新不旧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只见一个七八十岁的白须老儿,戴一顶牙色绒巾,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褐子道袍。”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东扯西拉《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摧枯拉朽《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拉家带口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半壁江山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拉三扯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横拖竖拉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胡拉乱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扯的还不同。”
老牛拉破车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半生不熟茅盾《过封锁线》:“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
摧朽拉枯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半老徐娘《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拉闲散闷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