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捉鼠拿猫捉鼠拿猫的故事

捉鼠拿猫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ō shǔ ná māo

基本解释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暂未找到成语捉鼠拿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捉鼠拿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把死拿老舍《骆驼祥子》八:“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
一沐三捉发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三脚猫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三蛇七鼠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不可捉摸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不可摸捉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摸捉之言以掩之。”
两鼠斗穴《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乘车入鼠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瞰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
争猫丢牛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人鼠之叹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代人捉刀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以狸至鼠
以狸致鼠《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以狸饵鼠先秦 商鞅《商君书 农战》:“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
以貍至鼠
倩人捉刀《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偃鼠饮河《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偷猫盗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十拿九稳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十拿十稳清·张南庄《何典》:“活鬼道:‘既是天尊显圣,将来生子是十拿十稳的了。’”
十捉九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十鼠争穴《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十鼠同穴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吐哺捉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器鼠难投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君言且英雠,他辙鱼方困,器鼠难投,小哥不要反了面。”
城狐社鼠《晋书 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