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铺胸纳地铺胸纳地的故事

铺胸纳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pū xiōng nà dì

基本解释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暂未找到成语铺胸纳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铺胸纳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地地道道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天旋地转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天经地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动天地,感鬼神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胸无大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用智铺谋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
铺张浪费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扫地出门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旧地重游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胸有成竹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天昏地暗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昂首挺胸《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广阔天地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云天雾地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成竹在胸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下临无地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铺天盖地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夷为平地孙犁《我的绿色书》:“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车场。”
鸡胸龟背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经纬天地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战天斗地
画地为牢,议不入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地大物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立地书橱《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平地一声雷五代 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地丑德齐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