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赴死如归赴死如归的故事

赴死如归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sǐ rú guī

基本解释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暂未找到成语赴死如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赴死如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宾至如归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一贫如洗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度日如岁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殊途同归《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实至名归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月明如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归心如箭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倒背如流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早出晚归《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安适如常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死灰复燃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疾如旋踵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死脑瓜骨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自拔来归《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落叶归根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放牛归马《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亦复如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百川归海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死要面子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狐死首丘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如臂使指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胆如斗大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如法炮制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人心归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爱才如渴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春山如笑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