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传杯送盏传杯送盏的故事

传杯送盏的成语故事


拼音chuán bēi sòng zhǎn

基本解释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暂未找到成语传杯送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传杯送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道:‘我等背正从逆,天理难容。’”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契讷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传十,十传百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一杯羹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一脉相传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三杯和万事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不可言传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不胜杯杓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不胜杯酌宋·朱彧《萍洲可谈》第三卷:“东坡倅杭,不胜杯酌。”
不见经传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二仙传道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代代相传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以心传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以讹传讹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众口交传清 陈天华《警世钟》:“就是不幸受伤身死,众口交传,全国哀痛,还要铸几个铜像,立几个石碑,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众口相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传三过四石灵《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你在大爹面前,也该遮盖遮盖,怎么传三过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气!”
传为佳话《公羊传 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传为笑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城传为笑柄。”
传为笑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传为美谈《公羊传 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传之不朽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传之不朽。”
传圭袭组明·宋濂《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传圭袭组为难,能世其德业为难。”
传宗接代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传杯弄斝元·无名氏《符金锭》:“投至得今日开筵,传杯弄斝。”
传杯弄盏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传杯换盏《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传杯递盏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自己却藏好了书札批文,与张、罗二人传杯递盏,畅饮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