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振鹭在庭振鹭在庭的故事

振鹭在庭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èn lù zài tíng

基本解释振鹭:振动翅膀的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朝廷人才济济。

出处《文选·任耸<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六飞同尘,五让高世,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


暂未找到成语振鹭在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振鹭在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在此一举《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芒刺在背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有约在先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志在千里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成竹在胸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念兹在兹《尚书 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不在话下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在此存照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势在必行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振聋发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近在咫尺宋 苏轼《杭州谢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讲帷,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音容如在《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三星在天《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猛志常在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一蹶不振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满不在意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大有人在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初写黄庭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诽誉在俗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门庭若市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振振有词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音容宛在唐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弹冠振衣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