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gàn

枝干


拼音zhī gàn
注音ㄓ ㄍㄢˋ

词性名词
繁体枝幹

词语解释

枝干zhī gàn

  1. 树枝和树干。喻大宗与旁支。支干。天干地支。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引证解释

  1. 树枝和树干。

    唐•白居易 《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杨朔 《西江月--井冈山写怀之二》:“那檞树依旧无恙地挺立在山顶上,枝干显得有点苍老,生机却是旺盛得很。”

  2. 喻大宗与旁支。参见“枝干相持"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22d489904>枝干相持”。

    《新唐书·吴兢传》:“皇家枝干,夷芟略尽。”

  3. 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诗序则同义,传説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

  4. 支干。天干地支。参见“枝”。

    宋•王应麟 《小学绀珠·律历·十干》:“甲乙谓之干,子丑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国语辞典

枝干zhī gàn

  1. 树木的主干与旁枝。

    唐·白居易〈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2. 宗族的大宗与旁支。

    《文选·曹冏·六代论》:「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海内无主,四十余年。」

  3. 天干与地支。

    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律历类》:「甲乙谓之干,子丑谓之枝, 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网络解释

枝干

1、.喻大宗与旁支。

2、.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

3、.支干。天干地支。

分字解释


※ "枝干"的意思解释、枝干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枝干造句


  • 1.巢是用蚂蚁吐的丝状物将植物叶子连接一起做成的,呈倒圆椎形挂在植物的枝干上。

    2.眼下正是野花“蛇目菊”开花的时节,黄色的小花飘荡在纤弱的枝干上,有着弱不经风的美丽。

    3.据附近居民介绍,因为这株树部分枝干已被折断,唯有到开花季才会引起注意,花期过后基本无人问津。

    4.中空的枝干,根部不断从地下吸收热能,红火从枝端喷射而出。

    5.这种树达到一定树龄后,容易因为长时间高温暴晒而发生枝干脆裂的情况,近两年已被逐渐淘汰。

    6.影壁的底部,一丛盘根错节的古藤,虬龙般屈结而上,攀着几茎竹竿,缠绕着繁茂的枝干,绿叶如盖,葳蕤可连接地面,每逢春夏,紫花怒放,垂下万串珠宝。

    7.茨菰树落入鼎中后,叶子就开始慢慢融化,随后是它的枝干,最后是它的根茎,跟一般的东西不同的是它融化后并不是变成液体,而是变成了类似气体般的存在。

    8.枝干不用钩勒的线条,因撞水的原故。

    9.大林木者枝干撼风,柯条撑月,耸壑昂霄之德,凌云蔽日之功。

    10.当赢得比赛时,彼此共享胜利的喜悦;即使输掉比赛,也有彼此枝干相持。

    11.上去,已是不能,下去,粉骨碎身!张永默默闭上双眼,死死的扣着枝干。

    12.这一块空地有三四十丈方圆,山壁上有个洞口,一侧长了两棵松树,枝干凌空伸出,有如天外飞龙一般横在半空中,颇有矫矫不群之态。

    13.陆老以艳丽的黄色描绘葵花,以绿色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葵叶和枝干,作品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14.除去豆壳枝干,居然收获了满满一大箩筐豆子。

    15.流胶病表现为在树体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死组织处溢泌树胶,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16.水仙扎根的土壤就是洁白的水仙花球,用水滋养自己,没有枝干,只有绿叶伸向天空,然后自然披拂下来。

    17.记者看到,百米长的湖岸边,3棵一人多高的木棉树枝干伤痕累累,出现近10处被砍痕迹,另有7棵木棉树枝干惨遭劫难。

    18.尤造林一事,到处浓荫密布,枝干畅茂,确非其他各省所能比拟。

    19.寒在少阳,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降少阳火兼治太阴,纯热象不多,治后寒出阳明太阳。

    20.尽管它不再风姿绰约,但它枯而不腐的枝干,牵动着家乡人赌物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