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耳目


拼音ěr mù
注音ㄦˇ ㄇㄨ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耳目ěr mù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耳目之福非浅。耳目灵光。

    listen and see; ear and eye;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one who spies for sb else;

翻译

  • 英语 eyes and ears, sb's attention or notice, information, knowledge, spies
  • 法语 mouchard, espion

引证解释

  1. 耳朵和眼睛。

    《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
    《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宋•苏轼 《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臟,通九窍,明耳目。”
    鲁迅 《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2. 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

    《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耳目"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734a85d06>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
    《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邇。”
    元•刘祁 《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国势安危。”

  3. 指视听所系的事物或标志。

    《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4. 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晋•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唐•韩愈 《争臣论》:“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梁启超 《<清议报>叙例》:“是以联合同志,共兴《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5. 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

    《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孔颖达 疏:“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耳目,大体如一身也。”
    《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虚备耳目。”
    清•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举天下至於无可信,而乃欲寄其耳目,託其心腹,则其势不得不流於偏重,而私昵得以用之矣。”

  6. 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 吏皆为耳目,诸 灌氏 皆亡匿, 夫 繫,遂不得告言 武安 隐事。”
    《北史·房彦谦传》:“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
    清•魏源 《圣武记》卷一:“大 清•又厚抚 辽 人之往来我地者,於是降人与 辽 人皆为我耳目。”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有些场合,他不去,会有人告诉他的,至少有 江菊霞 这个耳目。”
    周建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派了联络员带领我们躲过了敌人的耳目,通过了层层封锁线。”

国语辞典

耳目ěr mù

  1. 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耳目殊司,工艺异业。」亦泛指见闻。

    《老残游记·第六回》:「弟等耳目有所隔阂,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

  2. 审察。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3. 听的人与看的人。泛指闲杂人。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蒙先生赐顾,本该备个小酌,奉屈一谈;一来恐怕亵尊,二来小地方耳目众多,明日备个菲酌送到尊寓,万勿见却。」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老兄不过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纪也不会大到那里去,耳目众多,声名攸碍,这是如何使得呢?」

  4. 代人刺探消息的人。

    《红楼梦·第七四回》:「凤姐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时调唆著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辞,此刻也不敢说。」

分字解释


※ "耳目"的意思解释、耳目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耳目造句


  • 1.边鄙之事,非士著之人,耳目习熟则不能究明利病;非古学之士,历观成败,则不能坚定是。

    2.不知税则既定,中外通行,耳目众多,观瞻所系,非若各省厘卡货税之数彼此不符,虽有奸胥,安能舞弊?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3.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

    4.朱仙文成长在圣火教之中,耳目渲染之下,确实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一向做事没轻没重,死在她手中的小动物不在其数。

    5.客队阵中常昊、邱峻、刘世振、胡耀宇,众星眩人耳目。

    6.孤儿院翻了新番,说道当时的三大职业还是耳目一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杀手了只留下当时值得怀念现在改为幼儿到大学一体学院的工会建筑。

    7.袁方并没有回邺城,那里人多眼杂,耳目众多,百万钱不算个小数目,藏是藏不住的。

    8.蔡松坡果真乐此不疲,我也可以高枕无忧,但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过是借此过渡,瞒人耳目而已!

    9.本来胡亥琢磨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极尽耳目之娱的,被赵高所劝杀了蒙恬兄弟,就准备转移方向收手了。

    10.而该位山中老人建这样迷魂夺魄的花园,目的是:谁服从他的意志,谁就将在极乐园内,享尽人间之乐;在天仙美女的极乐世界中,尝遍耳目之号和**的艳福。

    11.叶家是琴川的名门大户,耳目众多,这两天自己在武馆中算是很突出,肯定被关注到了。

    12.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牖户自通,千门万户,金碧相辉,照耀人耳目。

    13.而在穹顶之峰之上,楼阁环绕,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牖户自通,千门万户,金碧相辉,照耀人耳目。

    1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党报主要是党委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

    15.对于当时的8亿人民来说,8部“样板戏电影”能够为他们提供的耳目之娱毕竟有限。

    16.无外则相与为一,虽有异名,而亦若耳目之于聪明及文帝即位,东海王霖有宠,帝问臻:“平原侯何如?”。

    17.六扇门耳目众多,寻找一人,不在话下。

    18.不惟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知于心而应于手也。

    19.算盘哗啦出来,十指翻飞,不见手指和算珠,只闻珠玉之声悦人耳目。

    20.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