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pài

正派



词语解释

正派zhèng pài

  1. 作风规矩、严肃;符合道德规范。

    他被公认是正派的人。

    virtuous; honest; decent;

  2. 宗族的嫡系;正统。

    direct line of descent;

翻译

  • 英语 upright
  • 德语 anständig (Adj)​, aufrecht (Adj)​, ordentlich (Adj)​
  • 法语 honnête, correct

引证解释

  1. 指宗族的嫡系。

    《元典章·诏令一·武宗皇帝》:“咸以朕为世祖曾孙之嫡, 裕皇 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
    明•李东阳 《<锡山钱氏家谱>序》:“国朝 永乐 间,承奉十世孙 文林居士 恒 及其子 梅堂居士 发 又修之(家谱),则略其远世旁裔,而於正派为详。”
    《西游补》第十五回:“其为家父 行者 之嫡系正派,不言而可知也。”

  2. 犹正统。指学业、技艺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元•刘壎 《隐居通议·四诗类苑》:“﹝ 宋•三大家诗﹞体虽不同,而气壮语浑,同出於 杜,此则诗之正派也。”
    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颜子 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儘传矣。”

  3. 谓人品行作风规矩、严肃、端正。

    茅盾 《动摇》二:“虽然尽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几个正派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办事正派,待人忠厚,一个心眼看人,从不计算别人,也很少想到别人对他耍花招。”

国语辞典

正派zhèng pài

  1. 称人的品行端正。

    《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这两个姑子皆是正派不过的人,与我都极投契。」

    端正 规矩 正直

    反派 邪派

网络解释

正派

正派:汉语词语

正派:明代僧人

正派 (汉语词语)

1. 指宗族的嫡系。2. 犹正统。指学业、技艺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分字解释


※ "正派"的意思解释、正派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正派造句


  • 1.男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的诱惑不够大,女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资本不够多(造 句 网),男女都是一样的。

    2.所谓“不正经”,各式词典里对之没有词条,但顾名思义,即“不正统”、“不正派”、“非主流”,“歪嘴和尚念歪经”者也。

    3.我们中国的诗人,自古以来就作风正派,正道直行。

    4.严格要求自己为官做事廉洁公道正派。

    5.村长王卓敏性格耿直,为人正派,但能力平平,老好人善于抹稀泥。

    6.张海成一脸不信的看着这个国字脸的大叔,看你是个正派人物,浓眉大眼的,不想你说瞎话是张口就来。

    7.原来,镇委*记卢华山这人看着挺正派的,其实骨子里一肚子的坏水。

    8.王秘书作风正派,不该说的一定不会说,该说的也有保留的说;办事儿丁是丁,卯是卯,多少带兵的军长、师长对他都敬上几分。

    9.心儿宝贝,放心,下次咱们小公母俩儿找正派人物干一票,也弄几个像样的正派宝物。

    10.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荡,公道正派。

    11.都顶着一个脑袋,人家计划了N年的行动没道理就被正派人物的狗屎运给撞破了。

    12.虽然父母都是廉俭正派的人,可是爷爷却对他格外宠爱,每月单零花钱都会偷偷塞他2000以上。

    13.做到正直、正气、正派,办事公正、讲求原则,不阳奉阴违、不拉帮结派、不迁怒、不诿过、不伐善,自觉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14.三次党锢后,正派的士人名流几乎殄灭殆尽。

    15.主角很无耻,但是,他却是正派弟子,而且人品之好有口皆碑……

    16.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束手无措,而中间的小星也是拨浪鼓般的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要是有正派的人就好了,”。

    17.凡事讲究个公道正派,群众心中自有尺长寸短。

    18.听了景良刚刚所讲,两位耿直正派纪检同行,不畏*贵高压,坚持反腐正道的悲壮案例,凛然正气的女纪检委*记,当即愤然而起,立向“班长”。

    19.、心正无邪,功德高尚,医风正派,不图名不图利。

    20.她曾是个绰约多姿,为正派中的知名人物,而如今去沦落为魔教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