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避世


拼音bì shì
注音ㄅ一ˋ ㄕˋ



分字解释


※ "避世"的意思解释、避世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避世造句


  • 1.可是叶秋奇偏偏来了这避世离俗的伏羲山问道,的确让秦川十分的不解。

    2.书名读来似有避世的意味,实则是作者自谦,借“闲书”的窗口暂时逃出“荒江野老”的学术研究象牙塔,“溜出去长长地透一口气”。

    3.一个人可以逃避世间的一切魔鬼,但惟有一个是他永远无法摆脱的,那就是懦弱的自己。江南 

    4.“浮家泛宅”式的避世情怀,对现代人是太过矫情吧?但是大围山的水,却并不感伤也不轻浮。

    5.公孙述连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难。

    6.都说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宗教,没有想到佛教会提到不成佛即成王的入世理想吧?此王非凡夫,是圣人。

    7.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8.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态。

    9.自阪泉之战以后,人间的战事如星星之火一般,燃烧到大地的各个角落,众神祗不堪纷扰,纷纷离开,神祗的后裔们也相继效仿,避世离俗,各自守护着上古十大神器。

    10.刚来日本几年的,回国或归心似箭、兴师动众,早已定居日本的,回国或平淡无喜、避世绝俗。

    1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班马文章宝马香车兵强马壮避世金马。

    12.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

    13.吾愿留学归国诸君,稍稍留意于社会事业,而勿以考试为终南捷径,作金马门避世之想,则国事或尚有望乎!

    14.唐代出家为僧、尼须通过考试;清朝中叶后,因为战乱,很多底层的人,乃至难民为求生或避债而出家,所以长期给社会造成出家人避世的错觉。

    15.哼,我师山林隐士,避世大贤也,你们没听过倒也平常,不过山长肯定是认识的,我的名贴上乃我师名款。

    16.立冬驾到,冬眠最妙:停下奔波的双脚,歇歇疲惫的大脑,安心睡睡大觉,躲躲冰冷的寒潮,避避世俗的叨扰,修心养性无烦无恼。祝你冬眠的日子一切静好!

    17.东华帝君避世太晨宫太长久,年轻的神仙们没什么机缘领略他的毒舌,但老一辈的神仙们却没几个敢忘的。帝君虽然一向话少,但说出来的话同他手中的剑的锋利程度几乎没有两样。唐七公子 

    18.这词中之意,你不能不懂,你若愿与我在此避世隐居,那便答以下阕。

    19.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

    20.如今的社会不再是那个可以隐居终南山或者某处名川大山就是清高的逍遥避世,为啥?终南山也好,峨眉山也罢,你要真隐居在那里,还不天天跟数万的游客打交道?那还叫隐居吗,还有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风范可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