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ăo

鼓角


拼音gǔ jiăo
注音ㄍㄨˇ ㄐㄧㄠˇ


词语解释

鼓角gǔ jiǎo

  1.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三国演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杜甫《阁夜》

    a drum and horn used in the army much like the modern bugle;

引证解释

  1. 战鼓和号角,两种乐器。军队亦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出号令。

    《后汉书·公孙瓒传》:“袁氏 之攻,状若鬼神,梯衝舞吾楼上,鼓角鸣於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啟处。”
    《宋书·张兴世传》:“﹝ 张仲子 ﹞尝谓 兴世 :‘我虽田舍老公,乐闻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时吹之。’ 兴世 素恭谨畏法宪,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宋•苏轼 《和陶移居》之一:“歌呼杂閭巷,鼓角鸣枕席。”
    明•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听譙楼鼓角乱吹,望营门杀气迷离。”
    清•李渔 《比目鱼·神护》:“本处的乡风,但是祭奠神灵,都吹这件乐器,叫做鼓角。”

  2. 鼓角声。

    前蜀 韦庄 《登汉高庙闲眺》诗:“参差郭外楼臺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宋•梅尧臣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诗:“蛟龙惊鼓角,云雾裛衣裘。”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国语辞典

鼓角gǔ jué

  1. 军中用为号令的两种乐器,夜则用以记时打更。

    明·于谦〈从军五更转〉诗:「五更人尽起,鼓角动边城。」

网络解释

鼓角

鼓角,指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语出《后汉书·公孙瓒传》:“ 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於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启处。”

分字解释


※ "鼓角"的意思解释、鼓角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鼓角造句


  • 1.一路上,秦王的仪仗队旌旗招展,人欢马叫,鼓角齐鸣,兵雄姿骄,令人生畏。

    2.雷霆九动号奇元,坤鉴黄罗并武曲,催官使者大单于,鼓角喧传为第一。

    3.大散关已在眼前,逶迤磅礴,秋风依然,消失了的是鼓角争鸣,倾颓了的是黍离之悲。

    4.旗麾动,辕门开处,鼓角齐鸣,周营中人马齐出。

    5.李勣见此情形,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唐军乘势而进,高句丽方大败亏输,幸沟深垒高,方守住营寨。

    6.杨德栎佩服周远确有用兵之妙,两营相持之近,鼓角可闻,却连夜逃遁毫无知觉。

    7.物是人非,人能寰,血溅鼓角争鸣。

    8.午时以后,法孙策见孙策大军倦怠,锐气已堕,好多人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9.两军阵前,顿时鼓角齐鸣,杀声震天。

    10.唐太宗登上北山后,看见狭谷中尘土飞杨,知是长孙无忌率部已进入指定地点,当即命令鼓角齐鸣。

    11.应彪见大势人马催动,自拨马杀进重围,只杀的惨惨征云,纷纷愁雾,喊声不绝,鼓角齐鸣。

    12.午时以后,赵信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大多人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13.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贯休 

    14.堂堂笔阵风云动,猎猎旌旗鼓角喧。

    15.三国乱世,鼓角争鸣!血杀沙场君莫笑,自古疆场几人回。

    16.楚女之演讲,有如进军鼓角,代英则有时嘲讽,有时诙谐,有时庄严,历二三小时,讲者滔滔无止境,听者孜孜无倦容。

    17.大雾迷漫,咫尺莫辨,鼓角相闻,敌我难分。

    18.次年正月,大军全部到达,一时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这年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

    19.各营内鼓角齐鸣,若天崩地塌之状。

    20.见两旁尽是长林丰草,远远有鼓角之声,旌旗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