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畏法


拼音wèi fǎ
注音ㄨㄟˋ ㄈㄚˇ


分字解释


※ "畏法"的意思解释、畏法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畏法造句


  • 1.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2.到今天,公民已经不是顺民了,但口衔天宪的衙门如何转型为依法行政的政府呢?如何做到“敬畏法律,敬重人民”呢?一靠自修,二要靠公民来“调教”。

    3.崖县之民,质朴而知耻;昌江之民,勤朴而悍狭;定安之民,敏客善调说;万宁之民,质野而畏法;陵水之民,敦朴而安分;感恩(今东方)之民,朴野而寡争。

    4.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5.“拒拆迁被烧死”是一幕令人震撼、催人反思的活生生法治教育案例,它再次以生命的名义,警示了敬畏法治、践行法治、惩戒恶行、彰扬法治的重要与迫切。

    6.畏法度者为下;爱名节者为次;乃心王室,但知国计民生,不知祸福毁誉者为上。

    7.明事理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而不敢取。

    8.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