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鸡


拼音mù jī
注音ㄇㄨˋ ㄐㄧ

繁体木雞

词语解释

木鸡mù jī

  1.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2. 木制能飞的鸡。

  3. 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引证解释

  1. 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庄子·达生》:“纪渻子 为王养鬭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 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鷄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
    唐•白居易 《礼部试策》之三:“事有躁而失、静而得者,故木鸡胜焉。”
    明•王錂 《春芜记·说剑》:“须一精神似木鸡待鬪,还须解弄丸机彀。”

  2. 木制能飞的鸡。

    晋•葛洪 《抱朴子·应嘲》:“墨子 刻木鸡以厉天,不如三寸之车鎋。”

  3. 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我提到案下问时,那 罗荣统 呆似木鸡,一句话也説不出。”
    李玉林 《难忘的会见》:“﹝我们﹞像木鸡似的楞了半天。”

国语辞典

木鸡mù jī

  1. 用木制作的鸡。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2. 形容人呆滞不灵活,或受惊吓得没了主意的样子。

    《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网络解释

木鸡 (词语)

木鸡,典故名,典出《列子古注今译》卷二〈黄帝篇〉。主要义项:1、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2、木制能飞的鸡。3、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分字解释


※ "木鸡"的意思解释、木鸡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木鸡造句


  • 1.几人顿时缄口无言,那个胖子更是呆若木鸡!剑玄阳没有关注身体的惨况,只是双眼紧紧地盯着唐浩。

    2.都好半天了,他仍然呆若木鸡地瞪着天花板看。

    3.众人呆若木鸡,失口大张,小眉从来未看见过如此奇异的场景,明眸圆瞪,满是骇惧之色。

    4.你又怎知,当日那鬼骑监军,不是同样这般蠢若木鸡,没斩那叶老伯?

    5.一阵好听的女声缠绕着几丝委屈的抽噎让萧辰神使鬼差的抬起头来,瞬间呆若木鸡。

    6.应柔抬起头,露出那张宜喜宜嗔的面容,风情万种地飞了易晨一个白眼,顿时把他砸地呆若木鸡。

    7.当司马楚人向他们说明判司马楚人死罪的原因,向他们征求怎么写这份申诉时,他俩却缄口结舌似若木鸡。

    8.的一声挂了电话,让吴成东呆若木鸡,茫然若失地站了半天,嘴唇上下张合,像一条钓在钩上的鱼。

    9.莫寒生个人如同泥塑木雕般呆若木鸡,他呆滞住了,瞪大了眼睛,在半空中纹丝不动。

    10.他知道上官仁杀人是不讲道理、不问缘由的,生怕性命不保,顿时呆如木鸡。

    11.黄学雄呆如木鸡,转头说道:“爸,何明说他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头骨,完整的骨头,还问我收不收?”。

    12.石惊天倒吸了一口冷气,茫然失措,呆若木鸡一般,良久才怫然不悦道:“青河小儿,你卑鄙无耻!”。

    13.见众人一副呆如木鸡的模样,谢子枫不由摇头一笑,看来自己此次举有些惊世骇俗了啊!“连续切出三颗元晶石,这人是谁啊?”。

    14.急性心因性反应的主要症状有:突然出现面无表情、目光呆滞,陷入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的境地,严重时呆若木鸡,有无目的动作。

    15.毛淑华看着呆如木鸡的陆柒,赶紧帮他解围。

    16.一声暴怒的娇喝,盈盈秋水般的剑芒带着阵阵刺骨寒气,杀向不远处那突然间呆若木鸡的青年。

    17.在凌承志、凌萱萱呆如木鸡的神色中,韩庆瑞又道:也替我谢谢他,我家那小子最近老是念叨他,说要不是有凌烈在,他怕是要死在碎冰府那些人手里。

    18.何明呆如木鸡,我看起来很像搞基的人?不过周晴芸很快发了一个吐舌头的表情:打错了太紧张了。

    19.常阳手握话筒向窗外一看,立马呆若木鸡,三辆罩着帆布的大卡车正在乡政府前面的砂石路上风驰电骋地驶来,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20.夏铭焉呆如木鸡,幡然想到桐城武家与这三人有如此深仇大恨,武青云非但不责怪她处处刁难,反而谦恭忍让,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