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xiāng

焚香


拼音fén xiāng
注音ㄈㄣˊ ㄒㄧㄤ


词语解释

焚香fén xiāng

  1. 烧香。

    焚香拜佛。

    burn joss sticks;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light joss sticks;

翻译

  • 英语 to burn incense
  • 法语 faire brûler de l'encens

引证解释

  1. 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釃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狄惟谦 ﹞遂令设席焚香,端笏立於其上。”

    如:焚香静坐;焚香操琴。

  2. 烧香。

    唐•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诗:“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说岳全传》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带了媳妇一同出来,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

    如:焚香拜佛。

国语辞典

焚香fén xiāng

  1. 烧香。

    《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劭集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闭目读之,曲折其声,有如歌咏。」
    《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网络解释

焚香 (汉语词语)

烧香的书面语。古人《香谱》记载斯时焚香用的香为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之线香。其原料为蜜、枣膏、白芨水、蜡(软香)等等。焚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并非直接燃烧。焚香时须不断往香炉内添加各种配料,以保证香气的质量。香炉中的炭火燃得很慢,火势低微,久久不灭。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低回悠长。对于焚香之趣,古书上多有论述。无论琴茶,焚香都是收敛心情的必备程序。焚者灼烧也,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来祭拜和静心。古时也有“焚香计时”之法。

分字解释


※ "焚香"的意思解释、焚香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焚香造句


  • 1.主殿供奉着武圣关帝,过去,每年农历七月,关老爷生日时,这里都有纪念活动,人们焚香叩拜,虔诚地祈盼关老爷能赐福于他,香火很盛。

    2.银月莲湖,梨花树下,盈盈一望,他就伴随着那染着焚香的清风,悄然在她的心间扎根,有一种相逢,叫做命中注定,有一种情缘,叫做至死不渝。仙魅 

    3.贪人财害人命,无德无术任你焚香也无益;忠于责勤于职,清正廉洁见佛不拜又何妨。

    4.高考结束,高中毕业了,心怀梦想的他,也想将踏着焚香的歌路,走向属于自己的大学。

    5.祷告出庙回衙,令左右点起灯烛,将几案焚香放在东边,包公向东端坐祷祝,坐以待旦,如此者三夜。

    6.长安百姓士民得知,欢声雷动,家家张灯结彩,焚香祝祷。

    7.密宗和尚在胡地可谓尊贵无比,八千多个罗汉齐聚一地,足令当地百姓惊叹不已,就连胡族皇帝也焚香顶礼,前来朝拜。

    8.焚香、烹茗、挂画、插花,自宋代开始,即被文人作为“生活四艺”,进而演变为古人的生活美学。

    9.献忠以武昌民众,不能顿杀,开城驱之入江,焚香三枝,与众刻期。

    10.他的歌声,众生迷醉;他的电视,万人空巷;他的电影,全球瞩目;他的小说,十亿阅读;他的游戏,焚香膜拜;他的粉丝,遍布世界。

    11.炖好之后,切成两半,郑重地放在祭盘里,托到神龛前,焚香九炷,三炷一把,插在香炉里,又配以供果、供酒,拜祭祖先。

    12.中原人民含着泪花,焚香顶礼,准备欢迎这支抗金的铁军;忠义民兵更是群起响应,配合岳家军的北伐。

    13.长安百姓皆净水洒道,于街边焚香顶礼。

    14.正月二十和二十五分别被晋北人称为“小添仓”、“老添仓”,在这两天,人们要在放有米面的地方焚香,代表填满粮仓、祈求丰收。

    15.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老师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

    16.三藏就撮土焚香,望南礼拜,拜罢,起身即与行者收拾前进。

    17.各备钱一百八十艾,焚香歃血为誓。

    18.几个军医的小女儿情怀也给诱发出来了,忙天慌地的跑去买来香蜡纸烛焚香祈福。

    19.神仙之说,虚无飘渺,在芸芸众生眼里,充其不过是茶饭谈资,以增笑料,也有那信徒焚香膜拜,以求心安。

    20.呼延赫知道苏依雅爱弹琴,遇见天气好的时候,喜欢在花园的凉亭里摆琴焚香即兴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