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n

比干


拼音bǐ gàn
注音ㄅㄧˇ ㄍㄢˋ


词语解释

比干bǐ gàn

  1. 商代贵族,纣王叔父,官少师。相传因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楚辞·屈原·涉江》

    Bigan;

翻译

  • 英语 Bi Gan (Chinese god of wealth)​
  • 法语 Bi Gan

引证解释

  1. 商 纣王 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 纣王,被剖心而死。

    《庄子·人间世》:“昔者 桀 杀 关龙逢,紂 杀王子 比干。”
    成玄英 疏:“比干,殷紂 之庶叔,忠諫而被割心。”
    《史记·殷本纪》:“紂 愈淫乱不止。 微子 数諫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 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强諫 紂。紂 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 比干,观其心。”

国语辞典

比干bǐ gān

  1. 人名。商王纣的叔父,与微子、箕子称殷之三仁。因谏纣不听而被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网络解释

比干 (商末周初历史人物)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人。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

比干是帝辛的叔叔,也称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终年64岁。

分字解释


※ "比干"的意思解释、比干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比干造句


  • 1.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

    2.或者说他是一个铁面御史,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完全为了大明的天下,一心想做一个比干那样直谏而死的大忠臣,千古留芳,杨振倒宁愿相信他是后者。

    3.那凄凉的声音在洞中回荡着,心情正是苦闷之时,看着整个石洞之中只有石桌处被飞进来的牛毛细雨打湿,其余地方都无比干燥。

    4.姜太公怎样用直钩吊鱼,商纣王又怎样造出炮烙之刑,剖出忠臣比干的玲珑心,是古往今来暴君与昏君的双重头号人选。

    5.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省淇县)生男名泉。

    6.话说黄元帅见比干如此不言,迳出午门,命:“黄明、周纪随着老殿下往何处去?”。

    7.比干明知纣王强暴,直谏有杀身之祸,仍旧强谏,以“杀身成仁”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坚守;司马迁受腐刑以免死,忍受耻辱,为的是成古今之辩、万世之言。

    8.嗯,个子比干娘还要高上半个头哩……

    9.比干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死谏君的忠臣,称为“天下第一仁”,为后世的大臣视作模范,现在河南卫辉市还有比干庙,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10.4月24日,河南卫辉市组织数百名中学生停课参加比干诞辰3104周年纪念活动。

    11.换作年轻干部,一定会觉得干县委*记比干宣传部长有职有权,仕途的发展空间更大,而唐智民权衡再三,还是觉得不太遂心如愿。

    12.纣王听了后,好,不错不错,闻太师亲自西征,如今已经是否班师回朝?大臣比干就回应,嗯,是啊,如今闻太师已经凯旋而归了。

    13.比干想要把自己染疾的消息掩盖住,这对于一般的贵族百姓或许有效,但是对于这几个手眼通天的人物隐瞒显然是不可能的。

    14.姜尚借降妖之机,步入了朝堂,官拜下大夫,归在了比干门下。

    15.比干是殷朝末帝商纣王的叔叔,官少师职,忠心辅佐侄儿治理国家。

    16.人皆以为比干累次连番不出战,是嫉贤妒能,怕死贪生,甚或另有异心谋略。

    17.昨日听信妲己诈言心疼,要玲珑心作汤疗疾,勒逼比干剖心,死於非命,灵柩已停北门。

    18.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

    19.虽然豪放女比干物女受欢迎,但无论精神上的蔷薇还肉体上的百合,对现在的梨莲娜来说都过于刺激,还宅去吧。

    20.虽然湿雪的反照率仍然高于海水,但是它的颜色比干雪要来的深,会吸收三倍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