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百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bǎi bù shī yī百不失一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bǎi huā zhēng yàn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qiān huí bǎi zhé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bǎi suì zhī hòu百岁之后死的讳称。《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bǎi wú suǒ chéng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bǎi lǐ cái百里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bǎi chéng zhī fù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bǎi bài bù zhé百败不折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bǎi dài wén zōng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bǎi wú yī chéng百无一成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bǎi sī bù jiě百思不解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bǎi dài guò kè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明者,百代之过客也。”
bǎi zǎi shù rén百载树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rén bǎi qí shēn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chóng yōng bǎi zhì崇墉百雉形容城墙高大。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芦沟斗城》:“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bǎi duān jiāo jí百端交集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qiān sī bǎi lǜ千思百虑虑:思考。形容反复思考。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1回:“我正思量白小姐,千思百虑再无计策,不想今日有这等的好机会送将来,可谓天从人愿。”
pò zhàn bǎi chū破绽百出绽:裂开;破绽:指衣服上的裂口。形容说话、做事漏洞很多。宋 李侗《李廷平集 答问下》:“却回头看释氏之书,渐渐破绽百出。”
bǎi fèi bèi jǔ百废备举举:兴办。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明·刘基《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明年六月,百废备举,庙有新室,学有新含。”
bǎi nián zhī hǎo百年之好永久而美满的结合。指男女结为夫妻。亦作“百岁之好”宋 罗烨《醉翁谈录 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ǎi zhé bù cuī百折不摧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bǎi niàn jiē huī百念皆灰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yī zhì bǎi wàn一掷百万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quàn bǎi fěng yī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cù guó bǎi lǐ蹙国百里蹙:缩;国:国土。指丧失国土或边疆。《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qiān bǎi wéi qún千百为群成百上千聚集成群。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4卷:“自是以后,千百为群,禁之不能止,为国之蠹甚矣。”
zuò yōng bǎi chéng坐拥百城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一言为重,百金为轻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bǎi nián xié lǎo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bǎi yī bǎi suí百衣百随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jiǔ liú bǎi jiā九流百家泛指各种学术流派。参见“九流一家”。唐·韩愈《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乃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
bǎi qiǎo chéng qióng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宋 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
xióng pí bǎi wàn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宋 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bǎi shì bù yì百世不易千秋万代永不改变。《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qiān qí bǎi guài千奇百怪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shā yī lì bǎi杀一利百见“杀一砺百”。《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bǎi chuān cháo hǎi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汉 焦赣《易林 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bǎi suì zhī méng百岁之盟同“百年之约”。即婚约。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qiān huí bǎi zhuǎn千回百转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bǎi bān diāo nàn百般刁难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qiān jīn yòng bīng,bǎi jīn qiú jiàn千金用兵,百金求间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见“以一警百”。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yī zhì bǎi lǜ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yǐ yī dāng bǎi以一当百当:抵得上。一个人抵挡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明·李腾芳《山居杂著·文字法35则》:“大约古人用字,如将用兵,无不以一当百。”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同“事半功倍”。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shēn jià bǎi bèi身价百倍身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明 娄绍书《无声诗史》:“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bǎi nián hǎo hé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bǎi wú jìn jì百无禁忌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chuǎn é bǎi chū舛讹百出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qiān jiāo bǎi mèi千娇百媚娇:美丽可爱;媚:美好。旧时形容女子长得美好。唐 张鷟《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bǎi zhé bù qū百折不屈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bǎi bù dāng yī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jiān yī jǐng bǎi歼一警百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清 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zhèng jīng bā bǎi正经八百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shā yī jǐng bǎi杀一警百见“杀一儆百”。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bǎi wú yī cún百无一存存:存在。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指丧失殆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里闾人物,百无一存。”
bǎi nián bú yù百年不遇上百年也碰不到。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指欢欣之极。《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百孔千疮百;千:形容数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种事物被破坏的程度非常严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疮百孔”。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bā bǎi gū hán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jīng jīn bǎi liàn精金百炼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bǎi liàn zhī gāng百炼之钢炼:用加热的方法提纯。指久经烤炼、坚强不屈的人。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bǎi fā bǎi zhòng百发百中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yī chàng bǎi hè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zhū yī jǐng bǎi诛一警百诛:杀戮,处罚。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qiān fāng bǎi jì千方百计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chún yī bǎi jié鹑衣百结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一言抄百总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bǎi mèi qiān jiāo百媚千娇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南朝 陈 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 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bǎi zhǎo náo xīn百爪挠心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qiān yī bǎi shùn千依百顺形容非常顺从。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顺。”
bǎi liàn chéng gāng百炼成刚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bǎi sǐ yī shēng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bǎi shēn hé shú百身何赎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bǎi shì liú fāng百世流芳美名永传于后世。明 徐霖《绣襦记 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bǎi nián dà yè百年大业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fěng yī quàn bǎi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qiān bǔ bǎi nà千补百衲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元·无名氏《醉太平·叹子弟》:“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件千补百衲藏形袄。”
cháng mìng bǎi suì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bǎi zhé bù huí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bǎi zhé bù náo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qiān xīn bǎi kǔ千辛百苦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bǎi nián shù rén百年树人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bǎi shì shī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bǎi shì zhī shī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