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高适的诗 > 别韦参军

别韦参军

[唐代]:高适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别韦参军”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二十岁便文武精通,向西游历闯荡京城。

抬头仰望宫廷大门,指日便可位取公卿。

国家风气和洽超过三皇五帝,朝廷的礼乐教化已遍及寰宇。

白玉珍宝都说赐给身边近臣,百姓平民就不可能拜见明主。

回到了洛阳却没有半垅良田,东行梁宋这也不是我的故土。

在兔苑里垦田没有多少收成,在雁池边垂钓内心常常痛苦。

世人待我如同众多普通的人,只有您对我来说才最为知心。

更欣喜一生相交态度无改变,没有一次推却称说自家清贫。

我们一起下棋奏乐从早到晚,纵酒高歌在杨柳青青的早春。

欢乐没有尽兴就要分手离去,这让我惆怅不已又黯然伤神。

大丈夫不作小儿女那样分别,在路口挥洒热泪打湿了衣巾。

注释

解书剑:会读书击剑。谓学文学武。唐孟浩然《自洛之越》诗:“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解:一作“辞”。

长安:唐代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君门:犹宫门。亦指京城。

屈指:计算时日。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公卿:泛指高官。

冲融:和洽。迈:超过。三五:三皇五帝。

 欢:一作“礼”。弥:充满,遍及。寰宇:犹天下,指国家全境。

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

布衣: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干:干谒。明主:贤明的君主。

负郭:近城的田,最为肥美。

梁宋:大致在今河南省开封和商丘一带。

兔苑:园囿名,也称梁园,在今河南商县东,汉梁王刘武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岁不登:收成不好。不登:歉收。

雁池: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兔园中的池沼名。垂钓:暗用姜太公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遇:一作“向”。

最:一作“情”。

 见:一作“有”。百年:一生;终身。晋陶潜《拟古》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尝:一作“当”。

弹棋:古两人对局棋,二十四子,红黑各半。筑:状如筝的乐器,十三弦,以竹击。

欢娱:欢乐。汉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亲睹万方之欢娱,久沐浴乎膏泽。”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丈夫:一作“终当”。

临岐(qí):即“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别韦参军”鉴赏

赏析

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真实经历。那时他年纪轻轻,自负文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三言两语,写出了诗人聪明、天真、自负的性格特征。但现实遭遇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理想中的君主,沉醉在“太平盛世”的安乐窝里。“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说国家风教鼎盛,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这两句,貌似颂扬,实含讽意;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就是似褒实贬的注脚。干谒“明主”不成,只好离开京师。但不能回家,因为“归来洛阳无负郭”,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故诗人不得不带全家到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王曾在商丘一带筑兔苑,开雁池,作为歌舞游冶之所,诗中借古迹代地名,是说自己在这里种田捕鱼,生计艰难。不说“捕鱼”而说“垂钓”,暗用姜太公“渭水垂钓”故事,说明自己苦闷地等待着朝廷的任用。

后十句是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深挚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两句,看似寻常,其中暗含了作者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辞借口推却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见其日夕相处:“杨柳春”见其既游且歌。这样的友情,的确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字,写出了与朋友相别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前程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要求语忌直出,脉忌外露。但这绝不是否定率直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直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讲究音韵,读来音情顿挫,雄浑奔放,具有流美婉转的韵致。

创作背景

《别韦参军》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高适正处于虽贫困却豪迈的梁宋时期。此诗和《别董大二首》一样,都是送别诗中少见的意气风发之作。开元二十三年(735),宋州刺史张九皋荐举诗人就试于“有道科”,这诗便是诗人离梁宋而就试于京师时写的。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高适的诗(14篇)

猜你喜欢

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清代赵翼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元代王冕

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频唤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鸥见我能忘机。

却思前载燕山北,骑马踏冰看打围。


杜司勋

唐代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清代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忆旧游·登蓬莱阁

宋代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近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烟水寻常事

近现代鲁迅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绝命辞

两汉息夫躬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

矰若浮猋动则机兮,丛棘栈栈曷可栖兮。

发忠忘身自绕罔兮,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兰,心结愲兮伤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开。

痛入天兮鸣謼,冤际绝兮谁语?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风为我唫,浮云为我阴。

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

游旷迥兮反亡期,雄失据兮世我思。


鹦鹉曲·都门感旧

元代冯子振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