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鱠字的解释
鱠

读音kuài注音ㄎㄨㄞˋ繁体
部首总笔画24结构左右
五笔QOWJ统一码9C60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丶一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ài(ㄎㄨㄞˋ)

⒈ 〔鱠魚〕即“鰳魚”。亦作“快魚”。

⒉ 同“膾”。細切肉。

⒊ 魚鱠。魚細切作的餚饌。

⒋ 方言。鱖魚。

统一码

鱠字UNICODE编码U+9C60,10进制: 40032,UTF-32: 00009C60,UTF-8: E9 B1 A0。

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minced fish; hash

※ 鱠的意思、基本解释,鱠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工具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鱠【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正韻》古外切,音膾。細切肉也。《干祿字書》膾通鱠。

《博物志》吳王江行食魚膾,棄殘餘於水,化爲魚,名膾殘,卽今銀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膾【卷四】【肉部】

細切肉也。从肉會聲。古外切

说文解字注

(膾)細切肉也。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報者、俗語云急報。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少儀注云。報讀爲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从肉。會聲。古外切。十五部。